美国企业绕道采购中国稀土的内幕被曝光了!最近美国媒体的一篇报道揭开了这个惊人的秘密:原来美国企业正在通过泰国、墨西哥等第三方国家,偷偷获取中国的关键矿产资源。这个发现让国际社会恍然大悟——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实施的稀土出口限制配资炒股网站,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。
路透社的独家报道披露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: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短短五个月间,美国从泰国和墨西哥进口了高达3834吨锑氧化物,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此前三年的进口总量。要知道,中国自2024年12月起就对美国实施了锑出口禁令,但美国企业显然找到了曲线救国的办法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泰国和墨西哥这两个国家本身锑矿资源匮乏,冶炼能力也相当有限,它们为何突然成为锑产品的主要出口国?答案显而易见:这些国家正在充当中转站,帮助美国企业规避中国的出口禁令。
市场行情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趋势。随着关键矿物价格持续攀升,预计2025年美国的相关进口规模很可能恢复到禁令前水平。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锑产品上,镓和锗等战略资源也面临类似局面。数据显示,美国对中国关键矿物的依赖程度令人咋舌:锑占72%,镓占19%,锗占12%。美国媒体这次主动曝光,等于承认了其规避管制的行为正在扰乱全球供应链秩序。
展开剩余67%作为全球稀土供应大国,中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70%,对这些战略资源实施管理是国际通行做法。这则报道让外界意识到,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远比表面看到的更为复杂。美国一直试图在科技和军事领域保持优势,但中国绝不会坐视不管。事实上,中国商务部早已未雨绸缪,建立了完善的追踪系统,对稀土磁体行业实施严格监控,确保这些战略资源不会外流。
美国媒体的报道无意中暴露了一个关键问题:美国的供应链存在严重脆弱性。自2024年起,中国逐步收紧关键矿物的出口许可制度,这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必要举措。路透社的报道还指出,虽然中国直接出口到美国的这些矿物大幅减少,但通过第三方国家的转口贸易却出现反弹,这种情况已经影响到全球市场的稳定。美国企业,特别是电池和军工制造商正为此付出沉重代价——锑的短缺导致他们的生产成本直线上升。需要强调的是,中国并非在刻意制造对抗,而是在依法行事,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。
2025年7月9日,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项重要决定:将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、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等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。这些企业大多具有军工背景:汉翔负责F-16V战机的升级改造,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专注于潜艇和导弹研发,地卫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涉足无人机领域。管制范围涵盖稀土等军民两用物资,明确禁止向这些企业出口。
这一举措绝非偶然。调查发现,这些实体表面上从事商业活动,实际上却在为台独势力提供军事支持。特别是在赖清德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,台独活动变本加厉,妄图依靠外部势力谋求独立。大陆始终坚持两岸一家亲的政策,每年为台湾带来超过千亿美元的贸易顺差,为台湾经济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。然而,部分台湾企业却利用大陆的善意,将获取的资源用于军事装备升级,这种行为无异于以怨报德。
商务部发言人明确指出,这项管制措施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,履行防扩散的国际义务。消息公布后,台湾媒体一片哗然,有评论称这是稀土战争的开始。事实上,大陆自2025年4月4日起就对钐、钆、铽、镝、镥、钪、钇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,要求必须获得特别许可才能出口。台湾的军工企业原本依赖大陆稀土提升材料性能,如今供应链被切断,处境十分被动。
国台办对此表示全力支持,强调这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之举,有利于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。这项管制措施精准打击了台独势力的物质基础,同时
发布于:天津市兴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