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皖新闻讯 近两年,用束脩之礼感谢师恩悄然流行开来,每到毕业季,更是有不少家长和老师晒出图片、视频。相关话题也屡上热搜,引发热议。有人叫好,认为形式新颖又尊重传统个股配资,但也有人担忧此举流于形式,还有可能引起攀比。对此,专家表示,感谢师恩重在表达情感,但不必拘于古礼。
网民发布给老师送束脩之礼视频走红
家长:有人叫好,也有人心存担忧
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,近两年,包括合肥在内的多地均有学生通过送束脩之礼感谢老师,从幼儿园到高校,送的东西包括猪肉和芹菜等。从家长和老师分享的视频来看,不少学生在送上束脩之礼后,还会恭恭敬敬给老师鞠躬致谢。不少家长发的视频还配文:今借古人之礼,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与感谢。
7月22日,针对这一现象,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,大家看法不一,有人叫好,有人担忧。家长陈女士表示,她认为用束脩之礼感谢老师这种方式不错,近年来也越来越常见,一方面是致敬传统,另一方面也能增进师生感情。
家长荀先生也表示,较之于送鲜花和贺卡,送束脩之礼既新颖,又有文化内涵,“况且送的东西也就是一些猪肉和芹菜,花费也不多。”荀先生表示,这种方式另一个特点就是成本不高,能接受。
家长沈先生对此持不同观点,他认为现在的束脩之礼本质上也是物质,很容易引起攀比,甚至可能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影响。“我认为这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负担。”家长韩先生认为,送束脩之礼也是送礼,如果有家长送了,其他家长不送也会感觉不合适,由此会带来经济和心理双重负担。
合肥巢湖一家幼儿园晒出学生给老师送束脩之礼个股配资
兴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